本文作者:访客

2人非法破解无人机系统被网警查处,该行为构成什么罪名?

访客 2025-09-25 11:03:00 3067
两人因非法破解无人机系统被网警查处,该行为涉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,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,可能导致无人机系统的瘫痪或数据泄露等严重后果,提醒广大公众,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不要从事非法破解等行为,以免遭受法律制裁。
在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,其飞行安全与公共秩序管理成为社会焦点。近期,两名被告人因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服务被判刑,揭示了无人机技术滥用背后的法律风险。下面小编为您带来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。

2人非法破解无人机系统被网警查处,该行为构成什么罪名?

 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范畴,其禁飞区限制、高度限制等安全功能是保障航空安全、公共秩序及个人隐私的核心技术措施。

  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,提供专门用于侵入、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或工具,情节严重的,构成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。

  在司法实践中,破解无人机系统的行为通常满足以下构成要件:

  1. 技术侵入性

  行为人通过修改系统代码、绕过安全认证等方式,突破无人机原厂设定的技术限制,实现非法飞行。

  2. 牟利目的性

  以营利为导向,通过网店、社交平台等渠道招揽客户,按破解难度收取费用。

  3. 危害后果性

  破解后的无人机可能闯入机场净空区、军事管制区等敏感区域,干扰正常航空秩序;失控坠落时对地面人员及财产构成直接威胁;部分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设备,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或泄露国家机密。

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立案标准是什么?

  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五条及司法解释,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立案标准根据不同领域有所不同。

  对于国家事务、国防建设、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,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未经授权的侵入行为,无论是否造成实际损害,均构成犯罪既遂。

  此类系统关乎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,法律对其采取“绝对保护”原则。非法入侵军事指挥系统、国家安全数据库等行为,即使未窃取数据,仍可立案追诉。

  对于非特定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,立案需满足“情节严重”要件,具体包括:

  数量标准

  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二十台以上,或提供侵入程序、工具达二十人次以上;

  经济标准

  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,或造成经济损失一万元以上;

  后果标准

  导致系统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,影响关键业务运行;

  数据标准

  获取支付结算、证券交易等网络金融服务的身份认证信息十组以上,或普通身份认证信息五百组以上。

  行为符合“数量或数额达到前述标准五倍以上”,则构成“情节特别严重”,量刑幅度提升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非法破解无人机系统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立案标准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