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访客

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怎么办?

访客 2025-10-10 11:05:40 2611
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,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与单位沟通协商,要求单位及时补缴社保费用;如果单位拒绝或无法补缴,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,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;如果问题仍未得到解决,员工还可以寻求法律援助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,员工应该积极采取措施,维护自己的社保权益。
我国社会保险法明确将足额缴纳社保列为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,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减免。但实践中,许多职工因不清楚维权路径,或误将补缴诉求直接诉诸法院导致维权受阻。本文结合社会保险法,解析单位未足额缴社保的法律性质、合法维权步骤及关键注意事项。

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怎么办?

  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保的行为具有明确违法性,法律已划定严格的责任框架。

  根据《社会保险法》规定,用人单位应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法定比例缴纳社保费,未按时足额缴纳的,需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,逾期仍不缴纳的,将面临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社保缴纳属于法定强制义务,即便双方签订“自愿放弃社保协议”也属无效,用人单位仍需补缴本金及滞纳金,且不得要求职工承担滞纳金成本。

  维权需遵循“行政优先”原则,精准选择法定路径是关键。协商是最直接的初始方式,职工可向单位明确指出问题并要求补缴。

  协商无果时,核心途径是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或向税务部门举报——2025年起社保费用由税务部门征收,拨打12366举报可启动专业核查程序。社保征收机构受理后,有权责令单位限期补缴,若单位逾期不缴,可查询其存款账户并申请划拨,或通过扣押、查封财产抵缴社保费。

  需特别注意,补缴诉求不属于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,直接起诉要求补缴将被驳回,需先通过行政途径处理。

单位未足额缴纳公积金怎么办?

  单位未足额缴纳公积金的行为具备明确违法性,法律已构建清晰的责任体系。

  根据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》,单位应按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,在5%至12%的法定比例区间内缴存公积金,缴存基数与比例均不得低于当地规定下限。

  单位未足额缴存的,需补缴欠缴部分,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;经责令后仍不缴存的,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
  需特别注意,与社保类似,即便职工与单位签订“自愿放弃公积金缴存协议”,因违反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,该协议无效,单位仍需足额补缴,且滞纳金不得转嫁给职工承担。

  协商是初始且便捷的方式,职工可向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提出补缴诉求,要求按法定标准补足差额。

  若协商无果,核心维权途径是向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,需提交身份证明、劳动合同、工资证明等材料,证明劳动关系及工资基数与实际缴存基数的差异。

 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受理后,会对单位缴存情况进行核查,确认欠缴事实后责令单位限期补缴;单位逾期未缴的,管理中心可依法查询其银行账户,必要时申请法院划拨资金或查封财产抵缴。

  需注意,公积金补缴诉求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或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,直接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主张补缴,通常无法获得支持,需优先通过行政监管渠道处理。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