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访客

成功学大师教人快速致富,诈骗3.8亿会判多久?

访客 2025-10-15 11:04:11 5118
成功学大师涉嫌诈骗,涉案金额高达3.8亿,其被指控通过教授快速致富的方法骗取人们的钱财,关于判决时间,这取决于具体的法律程序和司法程序,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,此类严重欺诈案件通常会经过复杂的调查和审判程序,最终判决可能需要一段时间。
近年来,以成功学大师为名、行诈骗之实的案件频发。自诩亚洲第一潜能激励大师的杨涛鸣因虚构成功案例、鼓吹快速致富,在7年内骗取3.8亿元,被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,二审维持原判。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。

成功学大师教人快速致富,诈骗3.8亿会判多久?

  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六十六条,诈骗罪量刑与诈骗金额直接挂钩。

  3.8亿元已远超“数额特别巨大”标准,通常对应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。

  实践中,此类案件还需考虑情节严重性。

  该“大师”通过虚构“白手起家年入千万”案例、承诺“会员升级包赚”等手段,诱导学员反复缴费,构成“其他特别严重情节”。

  同时,其采用传销式返佣模式扩大骗局,导致数千人倾家荡产,社会危害性极大。法院在量刑时,会综合诈骗金额、主观恶性、退赃退赔情况等因素。

  被告人未主动退赔且未取得被害人谅解,通常会被判处无期徒刑。该案例中,被告人因虚构事实、组织传销、精神控制等多重恶劣情节,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,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。

  法律依据

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

  第二百六十六条 【诈骗罪】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本法另有规定的,依照规定。

构成诈骗犯罪的要件是什么?

  诈骗罪的成立需同时满足四个法定要件。

  主观方面,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目的,即通过欺骗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。

  客观方面,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行为,导致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。

  客体方面,该行为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。

  主体方面,实施者需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。

  以该案为例,被告人虚构“成功学导师”身份,编造“一根头发卖6万”等荒诞案例,属于虚构事实;通过激情演讲、群体压力诱导学员缴费,属于隐瞒真相;学员因错误认识交付财物,导致财产损失,符合客体要件;被告人作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,满足主体要件。

  四要件缺一不可,共同构成诈骗罪的完整认定逻辑。

成功学大师教人快速致富诈骗3.8亿 诈骗罪构成要件 诈骗罪量刑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