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访客

仲裁劳动关系需要哪些证据材料

访客 2025-08-16 11:04:49 21875
仲裁劳动关系需要的证据材料包括:劳动合同、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、社保缴纳证明、工作证或工作记录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,还可能涉及证人证言、录音录像等辅助证据,在申请仲裁时,应提供充分证据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及争议的事实,确保合法权益得到维护。
仲裁劳动关系时,需提交的证据材料包括身份证明、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等。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。

仲裁劳动关系需要哪些证据材料

  仲裁劳动关系时,需要提交一系列的证据材料来支持申请:

  1.身份证明是必不可少的。

  (1)如果是劳动者提出申请,需要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;

  (2)如果是用人单位,则需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、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及授权委托书等。

  2.能够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同样关键,如劳动合同、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、工资单、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。

  3.根据仲裁委立案审查的需要,还可能要求申请人提交其他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材料。

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申请条件

  上海律师网提醒,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主要分为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。

  1.一般条件适用于所有中国公民,即因经济困难,并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公民,可以申请法律援助。

  2.特殊条件则主要针对刑事案件被控一方,如盲、聋、哑和未成年人等特定人群,在刑事案件中因经济困难没有能力聘请辩护律师的,可以获得法律援助。

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及流程

  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《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。

  1.根据这些法律,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,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,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,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;不符合受理条件的,则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,并说明理由。

  2.劳动仲裁的流程一般包括提交申请、立案审查、开庭审理和裁决等步骤。申请人需要按照规定提交相关证据材料,仲裁委则会对案件进行立案审查,并安排开庭审理。

  3.在开庭审理过程中,双方可以就争议事项进行陈述和辩论。仲裁委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裁决,并告知当事人相关权利和义务。

阅读
分享